文学经典,灿若星河,植根于世界各国、各地区丰富多样、源远流长的文明传承;外国文学、比较文学学科,以其融通中外文学与文化的天然优势,在世界文明对话与互鉴历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资料图】
4月15日,由中国高校外语学科发展联盟主办,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南开大学中外文明交叉科学中心和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联合承办的“文明互鉴与外国文学研究:第四届外国文学研究高峰论坛”在南方科技大学举行。来自国内40余所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和出版社的近80名专家学者应邀与会。论坛云集了国内学界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和新锐力量,组成跨国别、跨地域、跨文明、跨文化的多个分论坛,聚焦中外文学与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的重要议题,探讨如何将外国文学研究的历史、现实与未来置于开放、包容的全球化格局与文明互鉴的视野中,在思想的碰撞中擘画世界文学研究的新图景。
南方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李凤亮讲席教授,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中心暨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周永明讲席教授,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西班牙皇家学院外籍院士、湖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陈众议,中国高校外语学科发展联盟、外国文学高峰论坛专家委员会秘书长、上海外国语大学资深教授李维屏出席开幕式。南开大学中外文明交叉科学中心执行主任江沛教授通过来函致辞。社科中心王立新讲席教授主持开幕式。
活动中,李凤亮介绍了南科大建校十三年来在大学治理体制改革、师资引进、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的系列办学成果,总结了南科大模式的形成路径及探索的创新举措,重点阐述了南科大践行新文科建设的理念、初步成效以及未来发展规划。他强调,发展新文科是南科大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必经之路。在“双区驱动”的重要机遇窗口,南科大要坚定科技担当,坚持文化铸魂,突出人本教育。期盼南开大学和南科大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开展多元交流合作,推动人文与科技交叉融合研究的共建共享。
周永明以“特色鲜明、水平一流、交叉兼容、求异创新”为关键词,介绍了南科大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的定位与愿景。他指出,高研院倡导学术创新和跨学科研究,着重布局特色前沿文科研究矩阵,在文化遗产、城市研究、新媒体、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方面已形成一定影响和优势。
作为联合承办方之一,江沛在来函中对南科大组织本次论坛表达了由衷的感谢。他表示,本次研讨会既是积极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中外文明交流的有利举措,也是对文明互鉴时代议题的学术响应,体现了中国人文学者跨越多元文化藩篱,增强各国文学交流中文明互鉴的自觉意识,力求为揭示中外文明差异性、互补性寻求创新性学术思考,为构建人类共同价值做出努力。
李维屏代表中国高校外语学科发展联盟和外国文学高峰论坛专家委员会致辞。他认为文明互鉴是学者沟通的桥梁,也是外国文学研究的人文基础和学术视角。他发表了关于如何理解文明互鉴与世界文学发展的关系,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存在哪些具有互相借鉴价值的文明元素,文明互鉴视域下如何打破“西方中心主义”,建构我国外国文学批评体系三方面的洞见。
会议共设有20场主旨发言和4个分论坛。闭幕式中,王立新表示,本次论坛以文明互鉴为语境,搭建了中外文学与文明对话、学术思辨与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他认为,各位专家学者的发言精彩纷呈,紧紧围绕着本次高峰论坛的主题和分议题,充分体现了外国文学、比较文学学者在新的历史阶段,立足学术前沿,对文明互鉴与文学研究关系的理解、对其时代内涵的认识。报告中展示出的新颖研究视角极大拓展了外国文学研究的广度和思路:有对文学交流和文学观念变革的总体性阐发,有对全球史与世界文学关系的最新认识,有对文明互鉴问题的宏观思考与细致剖析,有对外国文学研究整体框架的论述;有对叙事学、文学伦理学批评等文学理论的深入探讨,有对比较文学与文化重要议题的再思考,有对文学跨学科研究的个案分析,有对国别文学和特定文学体裁与主题的深入剖析,有对区域文学问题的整体性论述,还有对“世界诗歌”概念的阐发,对文学经典、中外文学交流以及最新域外人文社科和文学理论的介绍和解读等。这些论述反映了当代中国外国文学研究领域的新视野和前沿思考。各位主持嘉宾的点评显示了各自的深厚功力,充分体现了思想的激荡和观点的深刻。会议也反映出在跨学科、新文科背景下,外国文学、比较文学学者主动突破学科壁垒,走向交叉融合的学术自觉。这是一次学术含金量很高的会议,从中既看到了专家学者们研究所达到的新高度,也感受到了外国文学、比较文学事业的后继有人和蓬勃活力。
(图片由南科大提供)
(原标题《“文明互鉴与外国文学研究:第四届外国文学研究高峰论坛”在南大举行》)
(作者: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焦子宇)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华东培训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41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