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我从来没想过这辈子除了乳腺癌,还会得这么少见的病。”59岁的李大姐是一名乳腺癌术后患者,这一次,她又陷入了与肿瘤的缠斗。
一年前,李大姐发现自己的双眼看东西越来越模糊,但勉强能正常生活。考虑到之前乳腺癌的治疗已经花费了很多钱,李大姐就一直忍着没就医。但是今年开年以来,双眼视力下降得越来越厉害,尤其左眼几乎看不见了,连给小孙子泡奶粉都成了难事儿,这让刚摆脱乳腺癌折磨的李大姐备受打击。
无奈之下,李大姐于2月份来到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眼科门诊就诊,接诊医生初步诊断为“双眼玻璃体混浊,原因待查”,需要住院进一步检查治疗。入院后,眼科眼底病亚专科主任董凯为李大姐仔细查体,结合她的症状表现和既往病史,董凯考虑她为“双眼葡萄膜炎:伪装综合征可能”。
“所谓伪装综合征,就是症状表现类似于葡萄膜炎,但是是肿瘤及非肿瘤因素引起的非炎症性疾病。”董凯指出,诊疗的关键是及时找到病因。
借助科室2020年申请的院级医疗领先技术“葡萄膜炎患者玻璃体液中细胞学及细胞因子综合检测平台”,董凯为李大姐抽取眼内液标本进行细胞因子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李大姐的细胞因子白介素10明显升高,且IL-10(白介素10)和IL-6(白介素6)的比值超过1。“这一结果让我们高度怀疑李大姐的‘双眼葡萄膜炎’是原发性眼内淋巴瘤导致的。”
方向已经清晰,但是难题来了。病理检查是诊断眼内淋巴瘤的“金标准”,“但原发性眼内淋巴瘤的病理阳性率很低,原因是玻璃体液的量相对其他胸水、腹水等体液来说实在太少。”考虑到这一情况,董凯随即联系病理科医师涂义姚,商量玻璃体液标本取样、处理等细节,并决定除病理检查外同时为李大姐进行基因重排的检测,双管齐下,以提高诊断的阳性率。
2月15日,董凯为李大姐进行了“左眼玻璃体切除术”,术中抽取了部分玻璃体液分别进行病理细胞学检查和基因重排检测。手术很成功,术后李大姐的视力从0.06提高至0.3,术中可以明显看到玻璃体腔内成珍珠状的肿瘤细胞团。同时病理科经过全科讨论,给出了“B细胞淋巴瘤”的病理诊断,基因重排检测结果进一步支持了这一诊断,全身检查也排除了眼外病灶。至此,“原发性眼内淋巴瘤”这一诊断得到明确。
李大姐非常坚强,很快接受了第二次患上肿瘤的事实,并积极配合治疗。针对原发性眼内淋巴瘤的治疗,眼科在对李大姐进行眼内局部的甲氨蝶呤注射化疗外,同步请西区血液科进行全身的预防性化疗。经过半个月的治疗,眼底检查显示,李大姐的左眼眼内肿瘤病灶已经消失了。目前,李大姐还在持续化疗中,情况稳定。
董凯介绍,原发性眼内淋巴瘤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眼内恶性肿瘤,好发于中老年人,在临床上不常见,所以诊断也很困难。而葡萄膜炎是一组累及虹膜、睫状体、葡萄膜、视网膜、视网膜血管及玻璃体等眼内组织炎症疾病,葡萄膜炎病因复杂,易复发,治疗棘手,致盲风险高,是眼底病诊疗的难点之一。
“因为原发性眼内淋巴瘤初期的症状表现与葡萄膜炎非常相似,所以容易被误诊。如果延误了治疗,不仅会造成眼睛失明,还可能导致淋巴瘤转移。”董凯提醒,如果出现无痛性视力下降症状,被诊断为葡萄膜炎经过反复治疗不见效果的,就要警惕眼内淋巴瘤的可能,应及时去到专业医院进行检查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华东培训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41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