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阴铺野换新光,薰风初昼长”。
今日立夏,春天至此结束,漫长的夏季要开始了。
夏
(资料图)
01
夏:物之壮大者而爱伟之
我们可以认为,“夏”是中国最重要的字之一。
关于“夏”,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解释:“夏,中国之人也。以别于北方狄,东北貉,南方蛮闽,西方羌,西南焦侥,东方夷也。夏,引伸之义为大也。”在古文字中,所有盛大的、华美的、如西汉扬雄《方言》中所称“凡物之壮大者而爱伟之”的,都可以称“夏”。清代《康熙字典》也对其释义为:“大屋曰夏、大俎曰夏、又五色曰夏……”
于是有了我们最熟悉的、出自《春秋左传正义》的那一句:“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此后,我们以“华夏民族”自称,歌颂我们文明的华美灿烂与悠远。
清华简中的“夏”字
谈道立夏,《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释义:“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立夏时节,万物生长,蓬勃壮美,契合“夏”的原始意涵。
滔滔孟夏,草木莽莽。夏的别称也总是开阔斑斓,如朱明、朱夏、长赢、长夏、吴天、槐序……其中,“朱明”一词似乎最被青睐,《汉书·礼乐志》称:“朱明盛长,敷与万物”;唐代诗人元稹为立夏日写下:“欲知春与夏,仲吕启朱明。蚯蚓谁教出,王菰自合生。帘蚕呈茧样,林鸟哺雏声。渐觉云峰好,徐徐带雨行。”
作为夏季的肇始,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比较有存在感的节气之一,这样的大节在古代一般会举办隆重的祭祀庆典。《吕氏春秋》记载:“立夏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于南郊”。《后汉书·祭祀志》中对于立夏的典仪有更为详细的记载:“立夏之日,迎夏于南郊,祭赤帝祝融,车骑服饰皆赤,歌《朱明》,八佾舞《云翘》之舞。”
立夏节至宋时礼节更繁,除迎夏外,还要祀南岳衡山于衡州,祀南岳会稽山于越州,祀南海于广州,祀江渎于成都。发展到明代,立夏节开始有尝新的风俗,至清代,风俗内容更加丰富,有 祭神 、 尝新 、 馈节 、 称人 、 烹新茶 等。
明 许仪 《荷香清夏轴》
02
1585年的一次祈雨
在大时间序列里,立夏是天泽履卦和地天泰卦交接的时空。天泽履,天地相应,应验了大地农作物需要雨水的特征;地天泰,应验了万物自此走向通泰繁茂。立夏时节,天地阴阳之气互相交感沟通,是通泰之象,若这一节气格外炽烈干燥,或格外泥泞,古人都认为不是吉兆。
农人密切关注立夏这一日的气候,以其征兆着整年的农耕情况。以清初顺治时期《松阳县志》中的记载为例,关于立夏这一天,“立夏晴,旱;东风,谷熟人安;南风,人疫,主旱;西风,六畜灾;北风,鱼贵。”又云“立夏与小满日宜雨。谚云:立夏不下,田家莫耙;小满不满,芒种不育”。
松阳
民间郑重如此,官方亦如。对天象、气候的重视,是窠臼化的礼仪和农耕经验的总结,也在“形式即实质”的古代中国昭示着君主励精图治的决心和关心民瘼的诚意。
《万历十五年》中捕捉了1585年,彼时尚且精神焕发的万历皇帝在初夏时节的一次虔诚的祈雨历程:
黎明,皇帝驾到皇极门,各官在大明门整队已毕,皇帝就开始步行出发。漫长的行走中,北京的居民获得了极为珍贵的“一睹天颜”的机会。他们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庄严而朴素的仪式——所有的人员,包括皇帝、文武百官和宦官,一律穿蓝色布袍,颈部和下缘以黑布镶边,平日的金银玉带此时全部不用而代之以牛角带。四千名文武官员和皇帝一起步行前往天坛,并虔诚地跪拜在天坛圜丘。十里之遥的路程,返程时越来越热的天气,让这次整肃的跋涉异常艰难。
《万历十五年》作者黄仁宇很有触动地写下:“皇帝亲自出动,以最虔诚的态度和最庄严的仪式向上天求雨,不论是出于迷信,或者其动机是维系人心,最低限度表示了事情并未绝望。希望就产生于这种人为的奋斗之中。他的挣扎,他的自我责备,以及他对臣僚所作的爱民的训示,都可以安慰困窘中的人心,有如一服清凉剂。他的政府一向认为精神的力量超过实际,因此他这次求雨即是做皇帝克尽厥职的最高表现。”
万历皇帝金丝翼善冠
03
晴日暖风生麦气
孟夏时节,花事了,春景晚,不再有许多让人目不暇接的喧腾的春树春花,诗人们开始关注到更为细微的体验,比如裹挟着夏日气息徐徐吹来的、驱散凝滞的炎热的清风。
韦应物在《立夏日忆京师诸弟》中写闲居时观察到的时序的更改,诗人的目光逡巡往回,看到已然成荫的夏木,感受到穿过楼阁的风,也看到远处的白云出岫并想到离居之人:
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
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
宋王安石《初夏即事》的诗中,写及茅屋、山陂、麦气,是田家之乐:
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麦气”也贴切立夏日的风物。江淮地区的农谚称:“谷雨麦怀胎,立夏麦吐芒。小满麦齐穗,芒种麦上场。”
南宋 马麟 《荷乡清夏图》局部
宋李光《立夏日纳凉》写了一个暑气炎炎的、鸟儿都藏身在柳影中的立夏日:
茅庵西畔小池东,乌鹊藏身柳影中。
沙岸山坡无野店,不知此处有清风。
如果清风不足以驱散夏日炎热,那就要启用冬天储存的冰。古代一般也常选在标志着正式进入夏季的立夏日将囤积的冰取出来。
明人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中写及:“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立夏日启冰……编氓得卖买,手二铜盏叠之,其生磕,曰‘冰盏’。”宫廷里“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
夏景货郎图 局部
立夏三候都是田间地头的观察,再次申明着这是一个重农的节气。
立夏三候 为: 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 。蝼蝈生活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随着蝼蝈的鸣叫,夏天的味道就浓了;蚯蚓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土壤中,当阳气极盛的时候,蚯蚓也忙着帮农民们翻松泥土;王瓜是华北特产的药用爬藤植物,在立夏时节快速攀爬生长,到了六七月,还会结出红色的果实。
王瓜
04
鹅炙鱼羹供一饱,蔬笋不妨频摘
在林林总总的关于立夏的习俗中,与饮食有关的是最为凸显的。
至迟到民国时期,节令饮食习俗在某种意义上已是江南立夏节气文化的绝对“主流”。《立夏季节在江南》一文中谈及,其时“立夏有十八景之说,其中倒有十三种是吃喝之景。”除牡丹、茶蘼、栋花、蔷薇四种观赏之景以及一种游乐之景——秤人外,其余十三种均为吃喝之景,包括酒酿、樱桃、青梅、蚕豆、咸鸭蛋、海蛳、窨糕、烧酒、杜园笋、碧螺茶、夏鱼、鳌鱼等。
蚕豆
立夏时节这许多的吃食着实为人间快意之事。当变幻不定的气温无法作为裁定夏天是否真正到来的标准时,人们只要看到市场上出现了这些时令鲜蔬、新茶与应季的鱼,就有种“夏天真的已经来了”的心安。
立夏日的吃食常常带有非常美好的寓意,嘉靖《太仓州志·风俗志·时序节物》载:“立夏日煮麦、豆和糖食之,曰不注夏”;清末《金陵岁时记》云:“立夏,使小儿骑坐门槛,啖豌豆糕,谓之不住夏”;嘉庆《宜章县志·风土志·节序》写:“立夏,小儿食鸡、鸭卵数枚,名曰护夏。”
“不住夏”三个字像是一句叮咛,细细地关切着、祈盼着孩子能在即将到来的酷暑身体康健,一切顺遂。
另外,立夏日也有食用梅子、李子的习俗,也将李汁和酒饮下,人们认为:“立夏得食李,能令颜色美。故是日妇女作李会,取李汁和酒饮之,谓之驻色酒。一曰是日啖李,令不疰夏。”
李子酒
05
夏浅胜春最可人
在传统社会中,节气食材较为难得,因此也成为特定的时间中交往与情感交流的媒介,很多地方至今保留着在立夏时馈赠节气食物的习俗。
康熙《钱塘县志·风俗志》记载:“立夏之日,各烹新茶,配以朱樱、青梅时鲜之果,间相馈遗”;道光年间《清嘉录》记载:“酒肆馈遗于主顾以酒酿、烧酒,谓之馈节”;崇祯《嘉兴县志·政事志·里俗》记载:“立夏日,儿童绕邻气米、拔篱笋,寸断之,杂煮,作百家饭。老幼分,云食之可一夏无疾”。
为了让立夏时节可食、可观、可玩,民间也发展出许多风俗,如立夏称人——人们在村口或台门里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蔡云对此留有诗作:“风开绣阁扬罗衣,认是秋千戏却非。为挂量才上官秤,评量燕瘦与环肥。”
立夏也有食“ 立夏蛋 ”的习俗,每年立夏之日,小孩子的胸前挂上煮熟的鸡蛋、鸭蛋、鹅蛋,可避免疰夏。
立夏蛋
“ 尝三新 ”也是立夏日的一种风俗,何谓“三新”,因地而异。有的地方以樱桃、青梅、新麦为三新;有的地方以酒酿、白笋、蚕豆为三新;清人顾禄的《清嘉录》中以三种时令蔬果为“三新”,他写到:“立夏日,家设樱桃、青梅、麦,供神享先,名曰立夏见三新。”
宋赵友直在《立夏》中也写道立夏日新的物象,其中就有麦与梅,与《清嘉录》的记载相契合,赵友直写: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
陇亩日长蒸翠麦,园林雨过熟黄梅。
莺啼春去愁千缕,蝶恋花残恨几回。
睡起南窗情思倦,闲看槐荫满亭台。
南宋 李嵩 《花篮图》
樱笋盘筵、鹅炙鱼羹,立夏时节的词作总是声色犬马。
清代曹尔堪的《念奴娇·立夏日同友人集王丹麓斋中》写:
满天飞絮,正夏初临也,晴和时节。嘶断玉骢斜照里,乱扑银鞍如雪。
竹粉新含,蜂黄渐褪,巧剪雏莺舌。先裁白苧,楝花开后微热。
且放小艇随流,言寻胜侣,酒茗香清绝,鹅炙鱼羹供一饱,蔬笋不妨频摘。
剑吼龙堆,轻翻鹿苑,往事闲中说。留春春去,似人容易离别。
清代厉鹗的《一剪梅·立夏后一日同人集晚清轩补作送春之会》同样写作了一场宴席,惆怅又放达:
吟鬓萧疏客梦轻。春尽忘情,春去关情。问春去了几何程。
鸠作双声,燕作双声。
樱笋盘筵理旧盟。芳夜心争,凉夜心争。绿阴便是短长亭。
歌趱春行,酒驻春行。
清张若霭画墨妙珠林(卯)册 立夏
“夏浅胜春最可人”,立夏时节,气候之变化也让人产生一种焦灼情思,在中医的理念中,人的五脏六腑之中,心脏对应夏,“心主火,夏主热”,立夏以后,更需精神内守,常养心神。
不妨就像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中所写:“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在一场长长的午睡后心无挂碍地醒来,舒心惬意,安闲自乐。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华东培训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41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